“改革”二字在报告中出现105次刷新历史

2019-03-06 admin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详解报告——“改革”二字在报告中出现105次刷新历史

昨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GDP增速目标为何下调为6%—6.5%?“就业优先”为何首次“升级”至宏观政策层面?报告起草过程中吸收了哪些人的意见?

当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楚天都市报记者现场采访报告起草的台前幕后。

【报告热点解读】

今年GDP增速目标为何下调为6%—6.5%?

这一目标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预期目标为6%-6.5%。去年定的GDP增长预期目标是6.5%左右,实际增长为6.6%,今年为何要下调目标?

黄守宏表示,这是根据当前国内外形势、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的。今年形势更加复杂,国内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在前两年基础上适当调低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符合实际的。

“经测算,6%—6.5%的预期目标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今明两年GDP增速只要保持6.2%左右,就可以实现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黄守宏说,这一目标也可以确保实现比较充分就业,这对中国政府来讲是最重要的任务。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体可以带动190万到200万人就业,按照6%—6.5%的预期目标测算,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有没有必须守住的速度底线?黄守宏说:“对中国来讲,只要就业增长、居民收入增加、环境改善,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改革”二字为何在报告中出现达105次?

改革开放是屡试不爽的制胜法宝

“继续顶住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对中国来讲要靠什么?报告给予了明确的回应,就是要靠改革开放。”黄守宏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大逻辑,就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他说,去年的报告出现了90多次“改革”,今年的报告出现了105次,是历年之最。改革开放是过去40多年推动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制胜法宝,可以说,这一法宝屡试不爽。今年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同样也不例外。中国不会走铺摊子、粗放增长的老路,不会实施“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政策,不会采取为维持短期增长而损害长期发展的做法。中国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依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除了“改革”,“市场化”“市场主体”也是报告中的高频词,均出现了十多次。黄守宏说,这也是表明政策的取向、工作的导向,中国要以改革的思路、改革的办法,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来破解发展的难题。

就业优先“升级”宏观政策层面,意味着什么?

就业优先既是民生政策更是发展政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这意味着什么?

“就业优先政策既体现了重视民生的导向,也体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要求,既是民生政策,更是发展政策。”黄守宏说,第一次把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这里面体现的不仅是要强化已有的就业促进政策,而且要把就业的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审视和推动。

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这就要求在支持各个产业发展的同时,要大力支持那些就业容量大的小微企业和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在保就业中,要更好统筹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与培养满足经济转型发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具体而言,今年有两项跟就业有关的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大政策:一是今年高职院校要扩招100万人。现在中国高职在校学生1300多万,每年招生400万人左右,今年要在这个基础上再扩招100万人。二是今年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用于1500万人次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通过实施这种就业优先政策,既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提升劳动者的素质,从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民生“大礼包”有哪些亮点?

高血压糖尿病纳入门诊报销惠及3.6亿人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紧张的情况下,很多人有一个担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政策会不会缩水?力度会不会减弱?

黄守宏说,今年保障民生的政策更加有力,保障基本民生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该办的民生实事一件也没有少。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浓郁民生情怀,也是中国发展制胜之道。当然,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报告端出的民生大礼包,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黄守宏举例说,在医疗方面,报告提出今年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提出实施癌症防治行动。他介绍,国家每年新发癌症病例380万,累计算下来有上千万家庭受到困扰,今年提出来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进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

“此外,今年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达2.7亿人,糖尿病患者超过9700万人,加在一起是3.6亿人。今年把这两项纳入门诊报销,能更好地促进慢性病的防治。”

黄守宏说,报告提出,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和婴幼儿照护服务,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还有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支持加装电梯,解决老年人的生活不便等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的力度有多大?

仅减税方案就测算了几百种

“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在于市场主体、在于微观主体,这依赖于良好的营商环境。”黄守宏说,报告提出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大举措。概括起来讲,即简政、减税、降费、融资。

黄守宏介绍,就减税方案,有关部门反复测算,测算了几百个方案,进行了不同组合,最后党中央、国务院经过反复考虑比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中间还征求了各省区市意见。

目前的减税方案,主要聚焦的是制造业和小微企业,为什么?他解释,因为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骨干支撑,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

【起草过程揭秘】

数百万人提出意见和建议

最年长的建言网友93岁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介绍,报告起草过程中,听取意见和建议的渠道主要有四类:

一是各地区、各部门的意见。在报告形成之后,印发到各省区市、中央党政军群部门、部分重点国有企业征求意见,发出去4000多份,起草组从中整理梳理出1200多条意见,最终吸收了500多条意见。

二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网民的意见和建议。今年,起草组继续对很多网站、新媒体、微博、论坛上网民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收集和整理。其中,中国政府网联合20家网络媒体平台,第五次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截止到3月4日共收到了33万多条建言。值得高兴的是,这次征集活动之中,国际网友的建言数量明显增加。

三是有关方面转来的意见和建议。很多部门、单位、企业和有关机构,包括一些新闻媒体,也都转来很多他们了解到的各界意见和建议。比如国家信访局把在信访工作中收集到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分了很多期转给起草组参考。

四是起草组直接听取意见。起草组在起草之前,多次召开座谈会,多次到基层调研,直接听取意见。国务院研究室作为报告起草牵头单位,继续会同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开展了外国专家建言座谈会,来自多个国家的11名知名国际专家参加会议,提出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粗算下来,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有数百万人之多,涵盖了各个职业、阶层和年龄段的人群。”黄守宏说,在网民建言里面,最年长的网民93岁。

网友最关心营商环境、办事服务等

90%以上网民建议被吸收

“对于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包括网民建言,起草组都逐条研究、反复斟酌,能吸收的尽量吸收。”黄守宏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19300多字,比去年少了600多字,限于篇幅,不可能全部原文照录,但主要的意见和建议都尽可能体现在了报告中。

中国政府网“我向总理说句话”征集的33万余条网民意见,在20个话题分类中,建言数量的前五名,第一位是经济政策,涉及到宏观经济政策各个方面;第二位是营商环境; 第三位是办事服务;第四位是教育;第五位是社会保障。

中国政府网经过逐条梳理,精选出有代表性的720多条建言,其中每一条都涵盖很多网友的建言。起草组一条一条进行了认真梳理,发现有些网民反映的问题其实已经有了相关政策,关键是抓好落实,有的是地方的具体政策。“除去上述这些,网民的建议90%以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得到了体现。虽然有的语言表述很简洁,但都有具体的含义在里面。” (记者 陈凌墨)